Pomonote提示
阅读本文需要3分钟,我只是想给你推荐一部分9.2分的电影!
如果你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摔跤吧,爸爸》
五月初,一部名为《摔跤吧,爸爸》的印度传记片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由“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主演(貌似我看的每一部印度片都有他),在豆瓣获得了来自超过20万用户的9.2分超高评分,并在短时间内刷爆了朋友圈。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这样的(轻微剧透):
马哈维亚是印度的国家级摔跤冠*,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夺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因此转而把梦想寄托在未出生的儿子身上。
但天工不作美,马哈维亚接连生了四个女儿……
就在梦想破灭的关头,因为一次偶然事件,马哈维亚发现了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天赋,然后,便不顾周围人的横眉冷眼,对两个女儿开始了魔*训练。
十年后,两个女儿陆续拿到多枚金牌。
两个女儿获得国家级冠*之前的训练,都是由父亲马哈维亚指导,而在这之后,两个女儿都开始由国家摔跤教练进行训练,从这些训练方式上,我看到了很多刻意练习的影子……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去年年底出版的一本畅销书,我曾在阅读分享的第一期中分享过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在这本书中,指出任何人都能通过正确的练习方式来掌控一项技能,甚至做到杰出,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跳出舒适区
有一位优秀的导师
不断反馈
建立心理表征
而《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的练习方式,都是刻意练习的最佳诠释。
冠*的刻意练习之路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提到成就杰出的关键,是一位好的导师,这位导师能够循序渐进的给出训练的方法,并能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指正。
而在电影中,从发现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天赋之后,马哈维亚就开始对两个女儿进行训练,而身为前国家级冠*的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摔跤手,更是一位杰出的教练,正是因为他的训练方式,造就了两个世界级摔跤冠*。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作为一个好导师的很多素质。
1.知道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马哈维亚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教女儿摔跤的技巧,而是从很多的基本功入手,比如跑步、俯卧撑等等,当然,也包括像这样的训练——
再后来,马哈维亚开始教女儿一系列的摔跤技术和手段,通过不断的练习,让这些手段成为无意识的心理表征。
2.不断给予反馈和纠正
面对女儿在多次世界级比赛中的不断失利,马哈维亚找来了女儿比赛的视频,分析出其值得纠正的环节,并告诉她如何进行调整,而这些来自于失败的经验,是能够让一个人更快成长的经验。
同样,在国际象棋领域,决定一个人棋艺是否杰出的关键,是这位棋手能够记住多少象棋的残局。
而如果没有一位好的导师,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错,甚至不知道在这个领域,好的标准是什么。
3.知道学生的特长
马哈维亚清楚的知道女儿的特长是进攻,而不是防守。
但身为国家级教练的小浣熊却并不知道,嗯,为什么叫他小浣熊,因为这货长这样——
4.能赋予学生能量
在世界级比赛的前两场比赛中,马哈维亚能够清楚判断吉塔应该攻击,还是应该防守,但在争夺金牌的决赛中,身为教练的他也不知道吉塔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取胜,这时,激发吉塔内心的小宇宙就格外重要,为此,马哈维亚在决赛前夜说了这样一番话——
简直堪称印度的陈安之啊!
5.让学生离开舒适区
吉塔和巴比塔在父亲马哈维亚的强制要求下学习摔跤,还不得不承受周围嘲笑的声音。两位女儿一度想放弃摔跤,然后找了这样的理由——
马哈维亚当然不会因为女儿的这些理由而放弃,于是,他做了一个不太艰难的决定——
总结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莫过于——
有一位能够担任你导师的爸爸,才是真正的拼爹!
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我曾在“效率阅读分享”的第一期做过精华解读,识别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