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日,一个北京8岁女孩摔跤的视频火了 [复制链接]

1#
Pomonote提示

阅读本文需要3分钟,我只是想给你推荐一部分9.2分的电影!

如果你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摔跤吧,爸爸》

五月初,一部名为《摔跤吧,爸爸》的印度传记片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由“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主演(貌似我看的每一部印度片都有他),在豆瓣获得了来自超过20万用户的9.2分超高评分,并在短时间内刷爆了朋友圈。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这样的(轻微剧透):

马哈维亚是印度的国家级摔跤冠*,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夺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因此转而把梦想寄托在未出生的儿子身上。

但天工不作美,马哈维亚接连生了四个女儿……

就在梦想破灭的关头,因为一次偶然事件,马哈维亚发现了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天赋,然后,便不顾周围人的横眉冷眼,对两个女儿开始了魔*训练。

十年后,两个女儿陆续拿到多枚金牌。

两个女儿获得国家级冠*之前的训练,都是由父亲马哈维亚指导,而在这之后,两个女儿都开始由国家摔跤教练进行训练,从这些训练方式上,我看到了很多刻意练习的影子……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去年年底出版的一本畅销书,我曾在阅读分享的第一期中分享过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在这本书中,指出任何人都能通过正确的练习方式来掌控一项技能,甚至做到杰出,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跳出舒适区

有一位优秀的导师

不断反馈

建立心理表征

而《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的练习方式,都是刻意练习的最佳诠释。

冠*的刻意练习之路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提到成就杰出的关键,是一位好的导师,这位导师能够循序渐进的给出训练的方法,并能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指正。

而在电影中,从发现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天赋之后,马哈维亚就开始对两个女儿进行训练,而身为前国家级冠*的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摔跤手,更是一位杰出的教练,正是因为他的训练方式,造就了两个世界级摔跤冠*。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作为一个好导师的很多素质。

1.知道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马哈维亚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教女儿摔跤的技巧,而是从很多的基本功入手,比如跑步、俯卧撑等等,当然,也包括像这样的训练——

再后来,马哈维亚开始教女儿一系列的摔跤技术和手段,通过不断的练习,让这些手段成为无意识的心理表征。

2.不断给予反馈和纠正

面对女儿在多次世界级比赛中的不断失利,马哈维亚找来了女儿比赛的视频,分析出其值得纠正的环节,并告诉她如何进行调整,而这些来自于失败的经验,是能够让一个人更快成长的经验。

同样,在国际象棋领域,决定一个人棋艺是否杰出的关键,是这位棋手能够记住多少象棋的残局。

而如果没有一位好的导师,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错,甚至不知道在这个领域,好的标准是什么。

3.知道学生的特长

马哈维亚清楚的知道女儿的特长是进攻,而不是防守。

但身为国家级教练的小浣熊却并不知道,嗯,为什么叫他小浣熊,因为这货长这样——

4.能赋予学生能量

在世界级比赛的前两场比赛中,马哈维亚能够清楚判断吉塔应该攻击,还是应该防守,但在争夺金牌的决赛中,身为教练的他也不知道吉塔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取胜,这时,激发吉塔内心的小宇宙就格外重要,为此,马哈维亚在决赛前夜说了这样一番话——

简直堪称印度的陈安之啊!

5.让学生离开舒适区

吉塔和巴比塔在父亲马哈维亚的强制要求下学习摔跤,还不得不承受周围嘲笑的声音。两位女儿一度想放弃摔跤,然后找了这样的理由——

马哈维亚当然不会因为女儿的这些理由而放弃,于是,他做了一个不太艰难的决定——

总结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莫过于——

有一位能够担任你导师的爸爸,才是真正的拼爹!

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我曾在“效率阅读分享”的第一期做过精华解读,识别下面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最近,一个8岁小女孩摔跤的视频火了~

北京,一个8岁的小女孩,短道速滑比赛,一开始就摔跤了,但是,小女孩没有放弃,最终,还获得了冠*。

这段视频被小女孩马子惠的教练张瑞上传到网上,感动了很多网友。

事件还原——

那是-年度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第一站,U8组米四分之一决赛。发令枪响后马子惠刚刚出发就摔倒在冰面上——

摔倒直接趴在冰面上的她没有犹豫,爬起来就追了上去——

在家人和教练的鼓励声中,50米、40米、30米、20米……——

直道连超两人,盯住了前面最后一个人的背影,一米米的咬住,成功弯道超越……

关键的关键是——

最终,8岁的马子惠进入决赛,还夺得了该项目的冠*!

你可曾在赛场上摔过跤?

但凡走路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曾摔过跤。

日常生活中,大家摔倒了,站起来继续走很正常。

但是,在赛场上摔倒了,你会不会站起来继续参加比赛?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赛场,只不过,人生赛场上的对手其实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摔跤不可怕,摔倒了不站起来继续才可悲!

向小朋友学习,让自己回归初心

我们每一个人,在少年时代,都是具有雄心壮志的。

但是,伴随着岁月的磨砺,大多数人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今天,北京8岁小女孩马子惠就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榜样!

总有人说要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其实,最需要进行“挫折教育”的是成年人!

因为,小朋友的世界里其实没有挫折,因为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没有“得失心”,没有“荣辱感”。

真正让我们摔跤的,其实不是脚下的石头,而是自己内里里的“得失荣辱”!

您觉得呢?

原视频可点击阅读原文

曹东家|传习路

人须在事上磨

真是个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