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近年来,肃北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以宣传矩阵为依托,以非遗传承为脉络,以文艺展示为途径,以文旅发展为根本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各族群众在互交互融,共享共乐中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个基地”打造宣传矩阵,夯实底气铸牢共同体意识。找准宣传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宣传教育全覆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打造“培训基地”。因地制宜探索“走下去宣学、马背上送学、蒙古包讲学”方式,打造“移动基地”,把联系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连接起来,使*的民族*策覆盖到牧区深处,引导牧农民争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民族团结的联系人、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草原生态的守护人、综治维稳的联防员。深化“融媒体+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络基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底蕴增进文化认同。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在*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目前,肃北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市县级90项。打造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参观等功能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博物馆,精心制作《文博肃北》栏目,举办历史文化图片、蒙古族民俗风情、免费文物鉴定、智慧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等系列展览宣传活动,为各族群众了解、学习、爱上传统文化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擦亮文艺展示窗口,渲染底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打造“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边塞文化”品牌为主攻方向,倾力举办“丝绸之路那达慕”、八省区“孟赫嘎拉”、“草原新春”冬季那达慕等大型节会和全国速度马邀请赛、全国桥牌公开赛、全国青少年摔跤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向省内外展示肃北优秀民族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