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方参投神秘巨星票房破亿,印度电影成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作者/刘卉编辑/曹乐溪

自从去年《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开了挂,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或许来到了最好的时代。昨天阿米尔·汗新片《神秘巨星》上映,不仅连续两日维持排片第一,并且成为国内目前票房破亿速度最快的印度电影,截止今日21时,影片票房累积1.07亿。

去年10月,《神秘巨星》在印度本土上映,这部成本约万人民币的女性成长电影,截至目前在全球获得了万美元(约1.5亿人民币)票房。

对大多数国内观众来说,印度电影从最初不了解时所谓的“神奇的存在”,再到《摔跤吧!爸爸》热映时的口口相传,随着《神秘巨星》上映,前两天印度年度卖座电影(年)、国内网红印度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宣布定档,年电影市场开年就迎来了一波印度热。

娱乐资本论发现,近年来印度片进入中国的形式正在由批片向分账片、合拍片的形式演变,不仅《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大闹天竺》等带有文化交流目的的项目频现,此次《神秘巨星》背后也有中国资方孔雀山影业的身影,而且该公司引进和投资了多部印度影片。中国公司的深度参与,导致时隔3个月,《神秘巨星》就引进国内,也创下了印度片引进周期的纪录。从同档期情况来看,《神秘巨星》也保持显著优势,排片从首日19%上升到21.7%,上映两日票房已破亿,在目前趋势下,影片的明日票房还会保持较高走势。

印度影星在中国:

阿米尔·汗仍是最大赢家

印度电影在国内形成众多符号,“三大汗”则是诸多符号之中最显著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萨尔曼·汗、沙鲁克·汗和阿米尔·汗开始在国内走红,他们也随着印度电影的发展和引进,成为国内观众口中的印度电影“三大汗”,至今算来也称霸银幕二十多年。

不过已经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多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的阿米尔·汗,无疑是三人中发展最好的一位,在《神秘巨星》的宣传中他也是最大的招牌。在这部反映女权主义与母女亲情的电影,阿米尔·汗甘当配角出演了一位有些放浪但心地善良的音乐制作人。

阿米尔·汗早在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AamirKhanProductions,制作的第一部电影是《印度往事》。此后他出演的影片,其公司都会参与出品,他也是《神秘巨星》的制片人之一。阿米尔·汗的导演才华也不可小觑,反应孤独症儿童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就是由其自导自演。

不难发现,他参与出演的电影多数都与印度当下社会议题息息相关:现有教育体制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印度严重的等级歧视与性别不平等,不同宗教信仰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藩篱。阿米尔·汗一直很有电影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担当,试图通过影视作品揭露国内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现象。

电影之外,阿米尔·汗本人的人格魅力同样令他吸粉无数,如制作揭露印度社会问题的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同时热心公益,曾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第三任大使等。

看过《神秘巨星》的观众,可能觉得女主角尹希娅有些眼熟。她的扮演者塞伊拉·沃西(ZairaWasim)正是《摔跤吧!爸爸》中大女儿吉塔的少年扮演者。两人一起出演《摔跤》时,阿米尔·汗对这位当时年仅14岁的演员印象深刻,因此当《神秘巨星》制片方选角时,阿米尔·汗推荐了塞伊拉·沃西担纲这部戏的主角。

这位少年演员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搭乘飞机时曾遭遇中年男性的性骚扰,尽管当时她勇敢反抗,事后回忆起来依然忍不住崩溃痛哭,也无怪乎阿米尔·汗要站出来为印度的女性权利奋力一呼。

在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横空出世之前,萨尔曼·汗在中国的知名度是最好的,保持年均两部影片上映速度。从早期的《真爱在我心》《情到浓时》到《爆裂警官》《刺激》,在印度本土均收获高票房成绩。即将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萨尔曼年的代表作,是印度本土的年度卖座电影,三月份在国内上映或许也会为萨尔曼·汗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大汗中的最后一位沙鲁克·汗早年在中国的风头一时无两,一部《宝莱坞生死恋》看哭了一代人。但近两年沙鲁克·汗的事业日渐下滑,年主演电影《脑残粉》在国内上映票房也只有万左右,一位研究印度电影的学者在采访中对小娱表示:“我感觉(他)是起不来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除了三大汗,印度影坛也有更多准一线明星已经崛起,如阿贾耶·德乌干,他主演的《瞒天误杀记》是国内B站上的网红片,阿克谢·库玛尔和他主演的《厕所;一个爱的故事》也是前阵子豆瓣上的热门影片,还有伊尔凡·可汗,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早就在国内观众中混了个脸熟,去年他主演的《起跑线》也曾在国内掀起一阵热潮。

与男演员相比,印度女演员在国内的知名度小很多。即使在印度本土,女演员的“没地位”也很显著,她们在大制作电影中也多是扮演花瓶角色。

去年底印度国内的《帕德玛瓦蒂王后》闹得沸沸扬扬,影片原定于去年12月1日上映,但受到国内多方抵制,其中哈里亚纳邦的人民*主席因不满电影违背历史,扬言要出万美元(约.5万人民币)来取下电影导演及女主角的首级,因而为避风头电影上映计划暂时搁浅。

不过《帕德玛瓦蒂王后》的主演迪皮卡·帕度柯妮算是如今印度准一线女明星,去年上映的《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也是她的首部好莱坞电影。

印度电影80年代风靡中国,

《三傻》后开启印度片引起狂潮

如果往前追溯,中国观众与印度电影的渊源已久。

年,作为最早被引进国内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在国内上次上映,当时正值国庆六周年,文化部在于10月17日至23日期间在全国二十个城市举办“印度共和国电影周”活动,《流浪者》就是活动周内放映的影片之一。这部影片本身也是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曾获得第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也是首部在海外打响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

年年初,《流浪者》在国内再次上映,此次上映使得《流浪者》这部影片和电影主题曲《拉兹之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阵轰动,影片和歌曲中展现的故事内容与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高度契合,也因而助推了影片在国内热播的又一轮高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电影市场风气开放,世界各国的电影涌入市场,南亚诸国的异域风情也曾在国内银幕掀起一轮观影盛况,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大篷车》开始至年,约有三十部左右印度电影被引进国内,由中影、上影、长影、八一制片厂等译制。

在小娱查询资料过程中也看到这样一段采访——邱女士在哈尔滨电机厂长大,她告诉记者:“印度电影大概在我上高中,也就是年左右最流行。那时候厂子的效益还好,职工文化娱乐生活特别丰富,有专门放电影的俱乐部。那时候对印度电影的印象就是剧情没啥吸引人的,吸引我们的是电影中那些活力四射的舞蹈歌曲。”(摘自百家号“大三元”)

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主要通过电视,年左右《宝莱坞生死恋》《阿育王》等影片通过电影频道的播放在国内观众间传播开来,一位接受小娱采访的印度片影迷也表示:“因为电影频道老是播,所以接触到了一些印度电影。”

随着互联网发展,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也进入网络时代,“阿米尔·汗”和“印度神片”两个概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被输入进来。虽然阿米尔·汗在国内早在年就凭借《印度往事》一炮而红,但他真正被中国观众所熟知还是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在电影线上资源流行起来的网络时代中,《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随之走红的影片之一。

一位阿米尔·汗影迷告诉小娱:“《三傻》最火的时候我在读大学,当时好几个寝室一起在看《三傻》,资源都传疯了。”好电影乘上了网络疾风,《三傻》一时间成为当年的网络爆款,在豆瓣页面上至今影片还保持着9.1高分,有七十多万人为影片打分,要知道,豆瓣一半以上的用户都是电影线上资源使用大户。

《三傻》在网络上的火爆也被电影市场注意到,电影在印度本土上映的近两年后,年中影引进该片,影片上映首4天票房达到万元,成为内地引进印度电影票房冠*,影片最终取得约万票房成绩,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阿米尔·汗逐渐成为中国观众的“老朋友”。

网络资源的发达也让更多观众突破电影院范畴限制,从线上渠道接触到更多印度电影,诸如《印度超人》《无畏警官》《功夫小蝇》等“神片”也成为印度电影的另一个显著标志,年在国内上映的《巴霍巴利王:开端》可以说是印度神片今年来最“神”的一部,这部影片不仅被称为印度影史最贵的电影,影片里令人应接不暇的脑洞式转场、几位片中角色开挂的身体机能等都刷新了国内看客的眼界。

网络时代之后,印度电影在中国院线的发展也进入加速期,近几年印度电影愈加频繁的出现在中国院线,从年开始以每年两部的频率上映,票房波动不均。年阿米尔·汗的《我的个神啊》上映,首周末票房超过三千万,最终取得1.18亿票房,是印度电影在国内大银幕上的一次爆发。

去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电影市场大放异彩,印度电影的大银幕时代也随之达到高潮,《摔跤吧!爸爸》近13亿的票房成绩不仅进一步刺激了批片市场,无疑也助推了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年中印两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印合拍片项目开展,这也是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的另一方面,后文中详细介绍)。今年开年便有《神秘巨星》上映,另外一部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