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4779960.html大家好,这里是灯灯电影院。
今天来给大家聊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年上映,豆瓣评分9.0,排在豆瓣电影top里第35名,是整个豆瓣top里排名第二高的印度电影。(第一名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同样也是阿米尔汗的电影)
影片改编自印度摔跤运动员的真实事件,讲述了父亲马哈维亚如何培养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成为专业摔跤运动员的故事。
《摔跤吧,爸爸》为何取得成功?
扎实的剧本和原型的故事背景。电影的男主马哈维亚是一名已经退役的摔跤运动员,他生平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为印度拿回一块金牌。
他把自己的梦想放到了下一代身上,可是他并没有儿子,偶然之间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极具摔跤天分,因此他力排众议,坚持让两个女孩走上职业摔跤的道路。
而大女儿吉塔也在经历了反抗摔跤、理解父亲、确认梦想、职业迷失之后最终为印度拿下了金牌。
吉塔夺冠后父女三人的拥抱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原型马哈维亚为印度的女子摔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培养了自己的四个女儿和两个侄女从事摔跤事业,并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真实刺激的摔跤场面。影片全程没有采用替身,所有摔跤场面都是由演员自行完成。为了呈现出最佳的影片效果,演员们都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专业摔跤训练,他们在拍摄完影片之后,几乎都达成了专业摔跤运动员的初级水准。
这个抱摔看着是真的疼
饰演马哈维亚的阿米尔汗就更是敬业了,学习摔跤只是最基础的演员精神,米叔为了呈现男主19岁、29岁和55岁三段不同的人生状态,先是疯狂健身完成了19岁戏份的拍摄,而后又极速增肥完成55岁的戏份,最后通过五个月的减肥健身训练,回到29岁的状态拍摄剩余的戏份。
55岁时的马哈维亚29岁时的马哈维亚19岁时的马哈维亚
真·用生命拍戏的男人。
主题的升华,你不止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每一部好片子都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
影片中有一句话:你不是在为你一个人战斗,你要让千千万万的女性看到,人生并不是只有相夫教子这一条路。
《摔跤吧,爸爸》的争议点到底在哪?
《摔跤吧,爸爸》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这到底是女权的觉醒还是父权的压制?
一种观点认为,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从事摔跤是因为父亲的强制压制,这就是一部处处衬着男权和父权的女性电影,女儿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她们是在父亲的残暴教育下才成为了世界冠*。
截于豆瓣
我实名反对这种观点。
不看社会背景直接研究三观是将脑子放在屁股上的行为。在整体社会环境比中国严重得多的印度,我们不能用我国女性的意识和西方女权的眼光,来评判这部电影的价值观,直接带入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和武断。
在女性不能自由选择职业的印度,两个女孩从事摔跤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突破。虽然她们是带着父亲的人生理想在前行,但前提是建立在父亲发现了她们的天赋,并且之后从事摔跤的种种行为也是建立在两人自愿自主的基础之上。
站在印度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看,这的的确确是一部拥护女性的电影。而最后一场吉塔夺得金牌的比赛,父亲马哈维亚的缺席也正是暗示了女性的独立。
况且,没有哪一个运动员能够轻轻松松地拿下冠*,只有经历了几近严苛的训练,才能成为运动道路上发光发热的存在。
你看过这部《摔跤吧,爸爸》吗?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这是灯灯电影院的第十八篇推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