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爸爸聊教育(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不许孩子干这,不许孩子做那。有的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不舍得让孩子干家务;有的家长怕弄脏孩子衣服,不让孩子去花园草坪玩;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遇到危险,让孩子一放学就回家,哪都不准去。
这些条条框框在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和危险之外,也将孩子自由地感受和实践的机会几乎剥夺殆尽。我们当然知道家长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如果把握不好保护和限制的平衡点,很容易给孩子的发育和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家长总是对孩子设下种种限制?原因除了担心孩子遇到危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之外,也和孩子年纪较小,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经验有关。
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孩子的分辨力和判断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的自我判断,常常给孩子设置限制,约束孩子的行为。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孩子还没有尝试,就被家长列入“禁区”的事物越多,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就越窄,能够体验的感觉就越少。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遇到危险,将孩子每天关在家里,长期的隔绝,不与人接触又何尝不是有害的呢?
顾城在《避免》里说,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有些家长也是这样,为了避免孩子可能有的不愉快体验,就拒绝了让孩子接触的可能。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对外界的探索和尝试实际上是孩子感觉的来源。不体验,就无法真切感受,不感受,又何来真正的成长?
对孩子来说,过多的限制相当于感觉剥夺,让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玻璃罩下,和外界高度隔绝,阻碍孩子的长期发展。
家长过多的限制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1.发育延缓
被剥夺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的孩子,比起正常孩子来说,由于神经肌肉缺乏足够的刺激,发育速度有所延缓。
实验证明,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成长都建立在和外界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会将外界的信息输送给个体,从而促使个人的智力和认知系统形成并不断发展。
家长过多的限制,可能会避免一些麻烦,但不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2.缺乏认知
在保护罩里生活的孩子,对很多事物缺乏应有的认知。他的眼里只能看到家长想让他看到的。世界对这些孩子而言,可能只有“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的结局,而没有普通人的求而不得,庸碌一生。
感觉是通过实践和探索去锻炼的,过度的保护和限制会缩小孩子的认知范围,不利于孩子建立正常人的情感和价值体系。
3.放弃探索
而且,当孩子长时间生活在家长设定的限制里时,他逐渐会默认一件事,那就是只要是范围内的,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
因此,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外界的事情持消极、被动的态度。
很多身体健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失去了感觉外界的能力时,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也许年在加拿大进行的一项感觉剥夺实验,会告诉我们答案。
什么是“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是指,在动物个体发育初期采取一定手段,使之难以获得对外界的某些刺激。这种剥夺会给个体行为带来严重影响。
大家耳熟能详的狼孩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长期和狼群生活在一起,缺乏现代文明的刺激,狼孩智力发育迟缓,语言能力低下,生活习性几乎与狼一致。
关于感觉剥夺的专门研究,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年,加拿大的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通过测试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发现,持续的感觉剥夺会带来病理心理现象,受试者会出现错觉和幻觉,感到焦虑不安、对外界的刺激过分敏感、且思维逐渐迟钝,注意力涣散等状况。
家长的过度控制和限制,又何尝不是蒙上孩子的眼睛,堵住孩子的耳朵,隔绝孩子与外界的联系呢?这无异于一场长久的感觉剥夺。
生活中,很多家长以大包大揽的姿态出现,他们拒绝孩子和自然的接触,驳回孩子想做家务的意见,只希望孩子一心一意搞学习,其他都不用管。但家长也应该明白,孩子的能力需要多方面、全方位地发展,而能力的锻炼离不开家长的放手和孩子的自主探索。
认识世界是一个过程,家长不应该粗暴地斩断孩子与世界的联系,将孩子关在高高的阁楼上,阻断孩子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家长该怎么应对呢?
“感觉剥夺”实验给家长教育上的启示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造。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对于外界的刺激,孩子能够主动感知,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点,这是孩子走向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
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拥有质疑和探索的能力,从而不断进步,开拓思维,实现个体的智力发展和能力锻炼。
2.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多种实践
家长的保护和包办是孩子无法体验很多情感的原因。不让孩子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孩子很难体会家长的辛苦,也记不住维护卫生的重要。不让孩子接触自然,孩子也无法体验生命的伟大和壮阔,思维受到限制。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实践,不要害怕孩子会受伤,会摔跤,会辛苦。比起这些一时的代价,孩子头脑僵化、思维闭塞更为可怕。没有失败,何以谈成长;没有经验,何以谈成熟;没有实践,何以谈世界。
3.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
给孩子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是家长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尊重。很多事情即使家长可以一时代劳,但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一生。
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引导孩子自主做出选择,自觉应对生活。不要一味地阻止和隔绝孩子自主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
结语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和外界建立联系,接收信息是我们不断加深认知和丰富经验的必要方式。孩子正处于成长的阶段,更需要足够的自由去吸收知识,开拓眼界,充实自己。
家长不妨适当地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收获。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成长的养料。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爸爸聊教育,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