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式摔跤”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完整保存和传承下来的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之一,是奥运会比赛项目柔道的鼻祖源头。然而现如今“中国式摔跤”不仅是非奥项目,被排除在了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之外了。
这不外乎是对“中国式摔跤”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沉重打击;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是完全违背了“文化自信”这一理念的。
在习近平主席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谈到了“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也是希望把中国式摔跤的改革与发展作为中心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为下一步奥运项目的改革探索方向、积累经验。在总局举摔柔中心和中国式摔跤协会的指导下年12月《中国式摔跤十年发展规划》也正式出台了。
年北京国术协会会员合影(注意看“摔跤”被归为国术特种组)
前排左起第二人为满宝珍,第三人为宝善林(宝三),第二排左起第一人为张英杰,第三排左起第三人为韩金铎,第九人为沈友三(沈三),第四左起第一人为朱国勋,第二人为张宝忠。
然而近一年的时间,中国式摔跤有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中国式摔跤协会的某领导很有成就感的说:“几年前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参加的人数也就一百多人,现在呢?在我们几年来的努力下已经有七至八百人参加了”;天啊,就这点人数有什么可炫耀和骄傲的?这是多么严酷的现实啊。
也难怪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风帆股份公司董事长、*委书记、总经理刘宝生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振兴中国式摔跤运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和共鸣;刘宝生在《建议》中提到“,在河北保定有一家个人出资建立的直隶国术馆,专项传承教授中国式摔跤。
为了普及传统文化,该馆不分男女、年龄、民族和区域且免费招收学员。学员们曾多次参加国内各种比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由于其非国家正规比赛项目,孩子们认为练中国式摔跤无出路,流血流汗苦练十多年,即使获得几次全国冠*,最终无工作还是不能成就事业”这种状况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天津“四大张”张鸿玉、张连生、张魁元和张鹤年
要想振兴“中国式摔跤”走出困境,就必须抛弃旧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现在对“中国式摔跤”具有绝对的掌控和话语权的人,可以说都是从事摔跤和体育相关的专业人士,他们无疑对业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谁是什么水平?谁是谁的徒弟?什么地方有什么绝活?这些都门儿清;而且这些领导们也都是有过辉煌、有影响、受人尊敬的,可以说在这些领导中有很多都呕心沥血的在为振兴“中国式摔跤”努力奔走和工作着;中国式摔跤的国内各类赛事逐渐常规化,参赛队伍、人数和覆盖面越来越广泛。
跤坛泰斗李宝如关于中国跤发展寄语
李宝如自幼习武,从师晚清民国时期的京城摔跤名家张太平,后到天桥跤场借场练功,向宝善林(宝三)、满宝珍等名家学练京跤善扑营功夫。年入选北京队,在教练满宝珍先生的指导下,系统的学练京跤善扑营功夫。向当代跤王卜文富,学习功夫,利用全国比赛交流的机会,向各地高手名家学习。
年北京摔跤队教练满宝珍(后排左一)
北京队部分运动员(后排左三——李宝如)
他曾说:“练好摔跤真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继承这项古老的中华传统绝技,如何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其继承下来,让年轻人接受,传承永远。具体讲,当前的任务是改革功法、组合成套、突出特点、由浅入深、便于初学者演练。”
抖袋子
大棒子
但是我们看看年5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摔跤协会在大连葫芦岛主办的,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的观赛的观众人数为0人;而在名为“跤坛英雄榜”的商业比赛在国家奥体中心揭幕时现场观众超过人,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吸引了几万人观看。
这样现实的状况不能不让我们认真的反思了;让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来推广“中国式摔跤”这项传统体育势在必行了,如果再一味的只是按原有的举办体育赛事拉企业赞助的形式去运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式摔跤”不仅仅的一项体育项目,它也是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项目。
中国式摔跤的国际交流、合作也频繁开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包括在美洲、欧洲等很多国家都举办了中国式摔跤国际比赛,近两年在欧洲举办的两次国际赛事均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机遇。要让那些具有专业市场运营经验的有能力的企业来运作“中国式摔跤”的市场,让这些有商业眼光和商业智慧的企业来挖掘“中国式摔跤”的商业价值;这样做既使得“中国式摔跤”得以推广也使得参与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这样的共赢才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今天,我们跟随着“十九大”的精神迈进新时代,只有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指导,才能振兴“中国式摔跤”这项传统体育项目,总局和中心放权才能让商业化运营发挥作用,市场化运作才是真正的实现让“中国式摔跤”走进奥运的殿堂的发展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